会员单位要闻
陕西加快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发展,建成一批大型地热供暖工程——地热供暖带来“绿色暖冬”
发布时间:2024-12-17     作者:   分享到:

微信截图_20241217144318.png

12月12日拍摄的西安城投热电地热替代天然气供热项目群采群灌地热钻井现场。(本报记者 李欣泽文/图

有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不受天气、气候、季节变化的影响,源源不断地供能。地热就是这样一种能源。

陕西地热资源优势明显。据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测算,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资源赋存条件优越,热储富水性较强、回灌能力较好、温度较高;全省浅层地热能资源潜力大,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标准煤6735.18万吨,冬季可供暖面积为8.84亿平方米。

如何用好这一优势能源?记者走进2024年最新投运的地热供暖项目现场一探究竟。

2024年12月12日,伴随新一轮降温,咸阳室外温度降到了1摄氏度。记者走进咸阳宝石佳苑小区居民李女士家,看到房间里温度计的示数为22摄氏度。“我们小区用地热供暖,效果挺好。”李女士说。

这个冬天,咸阳宝石佳苑、地中海花园、联城国际小区的居民用上了咸阳“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带来的地热供暖。

该项目作为陕西首个地热发电实验项目,于2024年8月27日成功并网发电,也是我国首个“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

在项目监控室,车间内的转运情况被全方位实时监控,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地热能“热电氦”联产技术研究实验的工艺流程。

“该项目建成中深层地热能供热系统,通过钻凿生产井将地热水取出,再通过交换传导,提取热能供热到用户家中,然后将交换后的地热水通过回灌井回灌至地下,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供暖能力达到30余万平方米。”咸阳“热电氦”集成先导性试验项目现场负责人王鹏说。

该项目还将地热能转化为电能。“该项目采用ORC(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技术,能不间断供应电力,预计年发电量为70万千瓦时。”王鹏说。

该项目所在的渭河盆地拥有水溶氦和游离态氦及伴生气资源,多数地热井的氦气含量很高。稀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氦气的提取成为该项目又一成果。预计项目年提取氦气1300立方米。

多项技术集成让该项目实现集发电、氦气提取、供暖于一体:供暖季,地热水取上来后不仅可以供暖,还可进行低负荷发电,并同步提取地热水中的氦气;非供暖季,项目全时段满负荷发电,并同步提取氦气。

据悉,咸阳作为全国首家中国地热城,地热供暖面积为1281万平方米,占全市集中供暖面积的44%。

天然气供暖是当下的主流供暖方式,但我国多煤、少气,供暖季天然气供应十分紧张。中石化绿源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与西安城投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的西安城投热电地热替代天然气供热项目,实现了地热能部分替代天然气供热,全部建成后每天可节约21.67万立方米天然气,是我国首个采用地热能集中替代传统供热的示范项目,目前已投运。

在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能源站内群式布设8口中深层地热井,还有12口井正在建设中,预计2025年建成。该项目可实现供热232万平方米,年可节约燃气约2600万立方米,相当于年节约标煤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9万吨,对于推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清洁取暖改造、促进大气污染治理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从2021年2月印发的《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扩大地热能综合利用,到2023年8月,省住建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各市地热能建筑供暖发展目标任务,陕西加快推进地热能规模化发展,建成一批大型地热供暖工程,助力全省供热结构低碳化转型。

武功供暖“无烟城”项目供暖面积约100万平方米、西安大兴新区三民村地热供暖项目供暖面积200万平方米,眉县城区地热集中供暖工程总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十三五”以来,陕西地热能利用规模总体呈增长趋势,处于全国前列。2015年至2022年,全省地热供暖面积累计增加2098万平方米。

2024年10月,陕西省地热协会主办的中国·西安地热能产业发展大会上,陕西省地质调查院、24家地热能产业链企业达成共识,合力开发利用陕西地热资源,将在资源调查、技术攻关、政策引领等方面共同发力,努力打造地热能发展全产业链。


来源:陕西日报